2025年四月,史上最霸氣的美國總統川普,向世界宣告將單方向施行對等關稅以達成他讓美國再偉大的政策理念。短短數天內,全球金融市場隨之震撼,主要的股票市場同步爆跌,不少專家學者預言全球經濟走向大蕭條。姑且不講陰謀論者懷疑川普是意在言外的想操弄美國國債到期前的債券利率,如果單純分析貿易保護政策是否能讓國家強大,我想九成的經濟學者都會投反對票。
《抉擇》一書以小說形式,引領讀者理解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兩者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顯著影響。故事背景雖然是設定在快二十年前,但保護主義擁護者的主張和說詞,基本上和當下川普的立論相差不遠,鉅額的貿易逆差、外國企業的傾銷以及外國政府的補貼,只是書中描寫的外國是日本,而現在對象改成了中國。
自由貿易的核心價值是比較利益理論,簡單地說就是要取得一件商品,採用最經濟實惠的作法才是最明智的。如果外國企業能用比本國企業更便宜的價格供給到國內市場中,那就應該全面開放,讓國民享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這也稱為間接致富之路。在川普上任前的美國消費市場也是遵循這個原則,讓美國人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關稅和配額都是讓進口商品難以流入國內市場的手段,一是增加售銷成本,二是直接限制售銷數量。在國內市場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即便國內製造業能補足被減少的商品量,也會造成商品價格上升,原因在於如果國內製造商能用進口商品的價位生產,那它早就會這樣做了。就是因為生產成本或效率低於國外廠商,才會打不過對方。因此川普的對等關稅一旦如期加徵下去,苦的絕對是美國本土的消費者,通貨膨脹會像海嘯般將受薪階層滅頂。
除此之外,要大量自己自足的在地生產,會產生足以改變勞動市場的資金與人力重新配置。高薪的傳統製造業將會吸引大量人才投入,進而影響原本美國擅長的金融、服務和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美國等於是拿全世界稱羨的燙金職缺,去換取滿身汗臭的藍領工作。當然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但以國家發展的高度來看,川普心目中偉大的美國,明顯地和你我想像中的不同。
或許會有人提及,那美國是否被勢必一直承受貿易逆差,讓國外賺進我們白花花的銀子嗎?其實貿易帳和資本帳是分開計算的,沒有國家會平白無故地製造商品,讓它國免費使用。所謂的貿易逆差會轉化成外國人手上持有的美元,而國外企業將會把它用來購買土地、股票等資本商品,或是用來支付能源、原物料等大宗商品的費用。
看完《抉擇》後,讀者會更確信川式經濟學的荒謬和反智,它將會蠶食鯨吞將美國國力與現行貿易體制破壞殆盡,或許川普的如意算盤超乎凡人的眼界,但以自由市場經濟學派的角度來看,真的是動搖國本的驚天大事。